原标题: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多位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建议落实“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
北京青年报
一段时期以来,中小学生焦虑、自伤等心理问题频发,抑郁症检出率呈现低龄化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全国有3000万17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受到心理问题困扰,而胡鑫宇事件更是引发了大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强烈关注。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如何提前识别和干预、开展家校协同、专职心理教师培训、规范心理咨询行业等角度提供了一线实践经验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为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李灵
加强落实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和培训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东新区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带来的建议,呼吁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加强落实中小学生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和培训。
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李灵发现,在落实过程中,各地进度不一,城乡差距明显,一些乡村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缺编缺岗,专职心理教师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学校在转介患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的学生到相关医疗机构时大多存在困难。
她希望,有关部门及时出台有关政策,加强对中小学生专职心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满足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岗位需求的同时,尽快提高其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李灵建议,将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纳入学校绩效考评;将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纳入绩效管理,保证专职心理教师享受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待遇;专职心理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将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纳入“国培计划”。
在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面,李灵建议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类培训、交流活动。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须认真参加专业机构组织的学习、进修、培训、交流等活动,以此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推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此外,李灵还建议中小学要在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岗前培训、业务进修、日常培训等各类培训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内容予以重点安排。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全员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发现学生有异常心理或行为,及时告知班主任和心理教师。各级教委、各学校要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的协同联动,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支持协作机制,为中小学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对于超出学校辅导和干预能力的严重心理危机学生,学校要协助家长,及时转介到专业机构进行诊断治疗。
文/本报记者 刘艺龙
全国人大代表祝响响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家长要演好“三重角色”
在教育领域从业多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祝响响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深有感触。她提出,青少年心理健康从小学阶段就要开始关注,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并介入,可为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她建议家长要扮演好“三重角色”:孩子的亲人、朋友和战友。
说起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现,祝响响在实际教学中确实发现,有的孩子或多或少会带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出现低龄化趋势。“首先是学习问题,有的孩子因为不愿意写作业等原因,会出现厌学、弃学,甚至逃学行为。”其次是人际关系问题。祝响响发现,有的孩子无法与老师、同学,甚至是父母形成亲密关系。第三是网络成瘾问题。有的孩子其实很阳光,但如果沉迷网络,就很难放下,一旦让他脱离网络,情绪会有很大波动。
祝响响表示:“为什么现在孩子抑郁症检出率高?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幼儿园或小学阶段可能只是萌芽期。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忽视了孩子的负面情绪,相当于给他们以后的成长埋下了一枚定时炸弹。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就要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其以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心理问题出现低龄化趋势,也会受到社会因素影响。祝响响认为,首先是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大人尚且会觉得有些焦虑,何况是孩子。其次,家长溺爱也是孩子心理问题的成因之一。学习压力也会影响孩子的心态,祝响响发现,有的孩子不愿进校门,对学习这件事情不感兴趣,是由于其在学习困难时得不到帮助,找不到很好的学习路径,久而久之就觉得学习只有压力,无法带给他愉悦,由此产生厌恶情绪。“这就需要家长及时关注,提供高质量的陪伴,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教育、指责。”
祝响响建议,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扮演好“三重角色”。“第一,家长是孩子的亲人,引导孩子学会悦纳自己、悦纳别人、悦纳整个世界。第二,家长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可以跟孩子玩在一起。孩子情绪不稳定时,甚至可以充当孩子的‘情绪垃圾桶’。第三,家长还要成为孩子的战友,要给孩子前行的力量,一方面,要耐得住性子给孩子做有效陪伴,在成长路上陪孩子一起‘长跑’;另一方面,如果遇到问题,有必要的话也可以跟孩子‘辩论’,帮助他剖析自我、认清现实、调整状态。”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全国政协委员李孝轩
补齐心理健康教育短板 应压实学校主体责任
在本次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云南省委会副主委、云南工商学院执行校长李孝轩带来《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化服务供给的提案》,结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化服务供给的长期研究和广泛调研,提出了相关建议。
北青报:专业化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供给存在哪些问题?
李孝轩:从调研的情况看,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化服务供给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当前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在一些学校,客观存在形式上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但教师缺乏咨询实操能力,心理咨询仅仅停留在谈心、辅导层面,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有一些中小学存在心理教师数量少、兼职多,以及师资队伍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培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北青报:从学校角度,如何为学生提供更专业化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李孝轩:一方面,应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定期评估机制,督导各级各类学校加快补齐心理健康教育短板,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心理高危学生筛查机制,及时给予干预。切实落实“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切实改变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边缘化、迎检化问题,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另一方面,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比重,深入开展珍爱生命主题教育,强化学生生命观。再者,应加大中小学社会实践课时比重,在与大自然融入互动中,引导学生调适自我,从而减轻心理压力,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北青报:如何更好地预防心理健康问题?
李孝轩:早识别、早发现、早治疗是科学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不二法则。我认为,应部署开展未成年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调研,为预防自杀自残等极端事件建立第一道防线。
北青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应该如何协同?
李孝轩:家庭和学校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两大主阵地。如何通过专业知识第一时间识别出青少年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并得到专业的干预和治疗,关键是要重视家庭第一环境,特别是学校、社区应高度关注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等,采取针对性举措消除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另外,要切实消除当事人和家长都不愿承认孩子患有抑郁症等“讳疾忌医”的错误观念。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跨部门、跨学科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协同应对,才能系好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护的“安全带”。
文/本报记者 张知依
全国政协委员刘艳
进一步规范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服务市场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台盟上海市委会主委、上海市闵行区副区长刘艳提交了《关于推动未成年人心理咨询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后疫情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的建议》等提案,她尤为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刘艳表示,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学生居家学习或混合式学习时间较长,同伴间传统的交往与合作难以持续,社会性被阻断;网络信息蜂拥而至、真假难辨;学生户外体育锻炼和学校体育教学难以常态,体质下降;难以适应线上学习方式,学习压力和负担增加;亲子间对学习习惯、学业质量、电子产品管理等方面意见不一致,冲突加重。其中,亲子关系问题、学业问题、情绪问题较为突出。学业上主要表现为‘动力不足’,情绪上则主要表现为‘焦虑与抑郁’。”刘艳注意到,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均存在这些心理问题,初中学段更为明显。
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遇到的“老问题”和“新问题”,刘艳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后疫情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的建议》中提出建议,一方面,要健全原有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做精、做细课程育人、指导育人和协同育人;另一方面,需回归基础、回归常态,多措并举,五育融合,以良好学习生态铸就学生更健康的心理、更健全的人生。
另外,在推动未成年人心理咨询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刘艳也提出建议。她认为亟须加强对心理咨询行业从业者的资格审查和管理以及对行业的自律管理和建设,对虚假宣传误导公众乱象的整治也迫在眉睫,“严格行业管理和从业准入,进一步规范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服务市场。”刘艳建议,要加强行业准入管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个人品德修养、心理健康状况等要素逐一审查,单列名册、重点关注;加强日常管理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开涉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机构服务状况,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运行机制,对于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机构,应加大依法查处力度,对各类超范围经营、虚假广告、误导消费等行为,及时查处、惩戒,督促整改。
文/本报记者 张知依
全国政协委员张志勇
建议将青少年抑郁症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
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构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家校社协同管理体系的提案》,建议在学校建立监测、干预机制需要相关部门给予支持,建议每个学校都应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监测方案和干预预案。针对提案内容,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教育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访问。
北青报: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做出哪些改变?
张志勇:面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要做出积极变革。要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每学期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总课时中安排4个健康教育课时。同时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建议各级各类学校要实施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两个一”行动,即促进学生每天与同学、家人有效沟通交流15分钟;引导学生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运动。此外,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关爱行动。
北青报:您觉得相关部门应该怎么给予支持?
张志勇:今年民进中央带来了《关于构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家校社协同管理体系的提案》,建议学校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监测和干预机制,教育部门和卫健部门要加大专业支持力度,建立常态化专业支持机制。一方面,县级教育部门要设立或依托相关专业机构,牵头负责组织区域内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积极借助专业工具和手段,推广使用科学的心理测评量表,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健全筛查预警机制,及早实施精准干预。
另一方面,卫生健康部门要与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支持协作机制,为所在区域中小学提供医疗帮助。
同时,当地政法委、公安部门要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北青报:部分家长在孩子心理健康诊疗中遇到经济方面的压力,对此,提案有哪些建议?
张志勇:《提案》建议考虑将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青少年抑郁症等严重心理疾病的治疗康复,家长既要承担很重要的经济负担、亲属陪护负担,还有精神压力负担。将青少年此类疾病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既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的人文关怀,更能实质减轻因子女康复治疗导致的家庭经济压力。
文/本报记者 张知依
本版统筹/徐锋 林艳 蒋若静